分享到:

刘昌孝院士|寄语《中国药业》杂志:助力创新促发展,药业更上一层楼

发布时间:2021-11-12    

旭日东升,春秋轮回。1992年,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引下,《中国药业》应运而生。杂志至今已走过30年历程。

风雨兼程三十载,砥砺前行守初心。30年来,《中国药业》杂志秉持“科学办刊、依法办刊”理念,高举旗帜、服务大局,坚守办刊宗旨、助推医药科技创新发展。30年的点滴成长,离不开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悉心指导与关怀,更离不开各位编委、审稿人以及作者、读者的积极参与关心支持。值《中国药业》创刊30周年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业》杂志顾问刘昌孝,以题辞勉励、赋诗致贺、亲切交流指导等方式,在祝贺创刊、肯定成绩的同时,更对杂志未来提出殷切期望。

一、题辞祝贺,勉励成长

图片1.png

给力医药创新,服务产业发展!

祝贺中国药业杂志三十年

刘昌孝院士2021年6月18日于天津

二、赋诗致贺,寄予厚望

《祝贺中国药业三十年》

刘昌孝

筑梦中国药业志,

耕耘药苑写春秋。

医药强国民生业,

求真务实篇章优。

编审尽责联作者,

科学办刊质为首。

助力创新促发展,

药业更上一层楼。

2021年10月22日于天津

『作者自注』末尾一句“药业”一语双关,既指我国医药事业、也指“药业”杂志。

三、天津会面,亲切指导

金秋十月,暖阳如春。10月22日下午,中国药业杂志社社长汤华、社长助理岑远明一行来到天津药物研究所,拜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药代动力专家、《中国药业》杂志顾问刘昌孝院士。

图片2.png


汤华社长简要汇报了办刊工作,以及在天津举办“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与药物一致性评价对医药卫生行业的影响专题研讨会暨《中国药业》杂志2021年度编委会”的情况。刘昌孝院士对办刊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并介绍了他近期的学术活动及科研情况。座谈中,针对杂志社一行提出的约稿请求,以及为落实重庆市陈金山副市长调研重庆市药监局要求中国药业杂志社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助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策划任务、请求刘院士给予指导并邀请届时出席学术研讨会等,刘昌孝院士均一一作出回应。刘院士说: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势头较好,未来也有较大的潜力。目前,就我国生物医药领域来说还存在“卡脖子”的技术问题,未来可通过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予以寻求解决思路。

接着,刘院士向杂志社一行亲笔签赠了其新作《论生物医药发展》论文集并合影留念。

图片3.png

拜访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已过下班时间。在一起走过办公大楼大厅的时候,刘院士指着一幅天津药物研究院的规划布局图,饶有兴致地介绍了天津药物研究院的变迁发展,以及在全国的研发及生产基地布局情况。


   刘昌孝院士简介

图片4.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药物研究院名誉院长、终身首席科学家和学术委员会主任,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东盟传统药物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并担任国务院发展中心健康中国促进网中医药院士专家中心主任、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药监局中药监管科学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药典委员会顾问、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和执行委员、国际药物代谢研究会中国办事处主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天津药学会、天津市药品监管科学研究会和天津学会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药业》杂志顾问。

刘昌孝是我国药代动力学的学科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从事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现代中药和中药质量研究50余年,近十年致力于生物医药发展战略研究,承担和参与多项生物医药战略咨询研究项目。承担包括国家“973”和“863“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重大研究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450多篇,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38部。曾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香港紫金花医学成就奖和医学创新金奖、全国劳模、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际药物代谢研究会“特别贡献奖”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分析与标准“终身成就奖”、中国药学会突出贡献奖、循证中医药研究“终身成就奖”和“卓越贡献奖”。